×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

扫码分享

EN
 

640.png


时值光大律师事务所成立30周年,纪念文集《三十而砺 含弘光大》已经问世。本文摘自该书上篇“光大律师浮想联翩”,作者祝小东律师。




俗话说,人过七十古来稀,虽然已是年过七十的老人,依然有着海阔天空的胡思乱想。也许是性格使然,又赶上新中国最激荡的片刻,注定要经历太多曲折。前35年,从学校到工厂再上军舰,复原后进机关又下海;后35年唯有从事律师工作,是我一生中坚守最长的职业。


在漫长执业生涯,虽然办过许多重大案件,可从未获得过任何官方荣誉称号,还差点被人戏称为沪上四大“坏律师”之一。至今还是个没有任何级别的小律师,退休后拿不到一文钱的职称补贴,应该说不是一个成功的律师。


机缘巧合之下,我创办光大律师事务所,陪伴我走过风风雨雨的30年。光大律师从3名律师发展到百名律师,营收过亿元,成为沪上小有名气的专业律师事务所。这不是我有多大本事,而是我撞上好时光,遇到一群年轻的好伙伴,算是我“三生有幸”。


一、有幸遇到律师业大改革大发展


1990年我通过律师资格考试,取得律师执业证,进入一家律师事务所执业,这事务所有新中国第一代大律师,行政法专家,还有一批年龄相仿大有可为的第二代律师。原本在这家律所可以跟着老律师学习、与律师合作,一定会有很好发展,或许可成为小有名气的律师。可是这家律所取的是个花名,由于太过于形象化,时常被人嘲笑花花所的花律师,一个堂堂男子汉被贴上这样标签很不舒服,也许是相同感受,一些男律师纷纷出走开办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一度被誉为事务所主任的摇篮。我也是在那时,在另一名男律师的鼓动下开办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也许是因原来事务所名称不妥而离开,不得不为自己的事务所取名字开动脑筋,花一番工夫心思。俗话说,名字是否合意,可能影响一世命运。当时律师界开始流行以个人名字命名的事务所,有李国机律师事务所,郑传本律师事务所等。我也曾有想过叫晓东所,寓意“佛晓东方”,或者叫东方所,寓意“紫气东来”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但总觉得这些名字都不符合一个法律机构的定位,也不符合我的性格。


我在中学毕业时因哥哥姐姐到农村插队落户,硬档留在上海,分配到发电厂当学徒,在满师那年为实现老兵父母“家中必有军人”的夙愿,决定报名参军,登上战舰,巡逻海疆。从部队复员分到机关工作。在那个讲文凭的年代,我选修法律,也就此与法律结缘。十年后辞职下海当律师,成为一个有偿服务的法律人。


在业内摸爬滚打几年,最深的感受是律师整天在处理各种利益纠纷或与罪犯打交道,为一方当事人争取利益最大化,为罪犯求得法律宽恕,还要争取营收,求得生存保障。似乎生活在一片沼泽里,见到的都是利益陷阱或是血淋淋的教训。我认为,执业律师更需要一缕阳光,温暖自己的心,照亮前方的路,否则将难以自拔。一次去故宫参观,看见乾清宫正殿上方的匾额有“正大光明”四个大字,是清朝顺治帝的手笔,出自宋代大家朱熹,意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这非常合我意。一个好律师就应当是襟怀坦荡,言辞有礼,行为端正的人,才有可能出淤泥而不染。于是我决定取“正大光明”中的两个字“光大”。光,就是照耀自己那一缕阳光;大,就是抚育自己那片土地。这个名号气势磅礴,充满阳光。在获批后,偶遇中华律师协会会长、原司法部部长周瑜先生,他也觉得这个名字起得好,欣然题写所名。就这样一家仅有三名律师,一名行政人员,规模很小、名号很大的上海市光大律师事务所呱呱落地。


二、有幸遇到房地产业大改革大建设


1994年11月,筹备中的光大律师事务所入驻沪办大厦商务区,没有奢华的开张仪式,悄然开门迎客,1995年开具第一张发票。光大律师虽然开张,可如何发展十分迷茫。当时大多数新设立的律师事务所都在承接“刑民商”所有类型的案件,走综合发展道路,采取传统提成制管理模式,鼓励律师多办案多创收,多劳多得。在传统的法律市场上相互比拼,而一些国办大所有上百人,还有著名的大律师领衔,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一些新生代律师一般只有靠价格优势,抢占市场份额。光大律所如果也走这样的发展道路,虽有十来个人,七八条枪,但很可能会被淹没在红色海洋里。


1995年一个偶然机会,我随顾问单位到美国进行商务考察,接触到美国律师,了解到美国律师都在自己专业领域从事法律服务,做家庭婚姻的只做家庭婚姻,做交通事故只做交通事故赔偿,在专业领域做得风生水起,有的还是知名大律师。我深受启发,认为小型的光大律所,必须主攻一个专业,也许才能从成百上千家事务所中脱颖而出。


就在此时,国务院颁布《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这是中国房地产改革后第一个行政法规。上海自1988年第一幅国有土地通过国际招标出让给外商,开启房地产改革。1992年浦东开发开放,推动全市房地产市场如火如荼地发展。我认为房地产是个新兴行业,未来可期,或将成为最赚钱行业。一个新生业态的诞生,一定会引发出许多法律问题,为法律人提供一个施展才艺的大舞台。我建议光大律所选定房地产法律专业的发展方向,向房地产进军,以一技之长,带动其他专业发展,打造一家专业精品事务所。经过充分讨论形成共识,决定抓住《城市房地管理条例》颁布这个契机,在长兴岛举办光大首届房地产法律研讨会,邀请市房地局法规处处长田汉雄做主题演讲。想法虽好,但组织一场研讨会,要解决几十位参会人员的吃喝拉撒,需要花费十来万元,对于当年营收不过百万元的事务所负担不轻。事务所有位做过企业经理的律师,他建议采取植入式广告的方式解决会务费,引进一家电梯生产商,要求在研讨会间歇期,做十分钟的新产品推广,可以赞助五万元广告费。有了经费保障,我们立马在《新民晚报》上刊登广告,招募参会房产企业。1996年初,光大律师首届上海房地产法律研讨会,请来十五家房产企业,三十多位嘉宾出席,获得圆满成功。在以后的十年里,我们连续举办八届房地产法律研讨会,解读全国第一个《上海市房地产登记条列》《上海市居住物业管理条列》。2000年的新世纪研讨会上,时任市政府发展中心主任做主题演讲,介绍上海房地产发展趋势,提出新世纪一定会迎来上海房地产业的春天,鼓励参会者积极投资房地产业。也就在这十年间,光大律所拥有了新加坡凯德置业、香港上市公司国中控股、国有企业宝地集团、浙江国际信托,民营企业中凯置业、欣城集团等三十多家房产企业客户,参与来福士广场、环球广场、三峰大厦,国际大花园、城市之光、上海新加坡、汇景苑等数十个房产项目的法律服务。光大律所营收年年高速增长,2004年营收超过1500万元。光大律所因此成为沪上小有名气的房产专业律师事务所。


2007年,国家开始规范国有土地交易市场,采取统一“招拍挂”,以公开竞价的方式转让国有土地,杜绝房地产市场上的所谓联合开发、联合建设等不合规现象。房产法律市场就此从土地开发转入以施工建设、房产销售为主的法律服务。光大律所搬进老洋房,却面临新挑战。事务所营收也在下降,只能挤进房产销售法律市场,我们根据国外的房屋买卖都由律师提供全程服务的经验,设计一款“律师带你购房”法律服务产品,为购房人签订合同、协助交房、办理房产证等全程法律服务,服务费仅增加购房人多买一平方米的费用,还不到1万元。为了保障购房人的权益,还引入律师执业保险,增加过失理赔的机制。我们制作非常精致的宣传手册,在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予以推广。没有想到半年下来,购买者少得可怜,几乎无人问津,产品遭到市场冷遇。一了解才知道,当时的购房者多化1万元可以多买一两个平方米的房子,决不舍得花钱请律师跑腿。与此同时,一些维护购房人权益的律师,以每起诉讼案件仅收几千元的价格而名声鹊起,抢占了不少房产销售市场的份额。法服产品由于服务产品定位不准惨遭淘汰。


好在房地产市场够大,大可另辟蹊径。我们根据正在兴起的商业地产开发建设的热浪,相信楼宇经济会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部分,决定开拓商业地产领域。可一旦深入调查才发现商业地产管理的法规非常缺失,已颁布的物业管理规定,对商业房产管理仅用一句话“参照执行”带过。提供的商业租赁合同样本也是参照居住房屋的租赁合同,仅为五页纸,内容十分简单。当时商业地产的主要投资人大都为境外资本,如恒隆广场、来福士、嘉里中心、环球金融等,而商场内的店家、餐厅等租客大都是国内企业或个人,境外律师所提供的商铺租赁合同样本,约五十页,几十个定义,上百个条款,国外租客可以接受,大量中国租客无法理解,不敢签字画押。正巧我们的客户建设的大型商场需要律师配合招商。抓住这个切入口,我们深入研究商业管理的特点,根据境外业主的需求,结合国内租客的实际情况,和国外律师一起研究制定商业租赁合同的样式,拟出了只有二十页纸几十个条款,言简意明、条理清晰的管理公约,既能让境外业主接受,也让中国租客一目了然。这套商业租赁的法律文本,成为国内第一个商业租赁合同样本,被各大商业地产参考使用。也让光大律师成为来福士、龙之梦、波特曼、嘉华中心、中信泰富等几十家中外业主的法律顾问,参与商业地产管理服务,从而促进我们转向经营性物业的法律领域。针对经营性物业管理的法律缺失,我们与城市经济学会、房产经济协会合作,共同探索经营性物业管理立法的可能性,撰写《非居住物业管理现状和法律思考》的调研报告。被市房地局列为重要法律课题,研究报告被住建部评选为优秀论文。这是有了房地产改革的大舞台,光大律所深耕房地产市场三十年,做出的最有价值的探索,是推动经营性物业管理立法的成果。我们已完成全国第一部《经营性物业管理的法律原理及实务》专业著作,为立法可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经典案例。正是这个房地产改革,才有可能实现一个执业律师为国家立法贡献智慧的梦想。为了这束光芒,坚定不移,继续追逐前行。



三、有幸遇到光大律师的年轻伙伴


人们都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有年轻伙伴的帮村。由于律师管理制度上缺陷,没有特别限制律师的流动,事务所就像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光大律所自1995年开始招募年轻人,每年都有新进人员,也不断有人离开。当年的创始人,最后坚守营地也只剩下一名律师和一位行政人员直到退休。


可是光大律所凭借那一缕阳光,留下许多年轻人驻守营地。三十年后的光大律所已有120名员工,100名执业律师,拥有二级三级律师职称的律师也有二十多名,其中90%以上都是80后或90后的年轻人。现有的30名合伙人,10名高级合伙人中,80后的已占到三分之二。大多已在事务所执业15年以上,有的超过20年。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大学毕业就加盟光大律所,再也没有离开过。也是他们把最火热的青春年华奉献给光大律所,撑起光大律所那一片天。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一茬茬年轻人守护那一缕阳光,薪火相传,照亮自己,温暖他人,光大律所才有小小辉煌。


光大律所的“大姐姐”

1996年,事务所招募到第一位非律师人员陈茹怡。她还不满20岁,一位文静秀气的小女生,却能写出一手苍劲有力的好字,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果然上岗不久就能识别出各位老律师的手迹,尤其是我涂鸦式手稿,还缺少标点符号,她都编辑成一篇篇完整的法律文书。她的认真精神,细致作风,感动许多老律师。


当老同志退去,年轻人进来,我也学会电脑操作,她从打字工作中释放出来,担负起行政管理工作,负责人事档案、案件登记等琐碎的杂活,她都做得井井有条。事务所先后五次搬家,从沪办大厦,宇航大厦,到邻栖别墅,九尊大厦,再到世纪商贸广场,安排得有章有序,丝毫不乱。尤其入驻五星级商务楼时,由她负责装修设计和施工管理,她交出一个符合现代服务业风格的简洁明亮办公场所,最可贵的是她坚持在最好的景观区设计一个约50平方的茶歇区,让律师们在闲暇时,坐在这里看看景,喝喝茶,品品咖啡,相互交流,已成为事务所人气最旺角落。现在茶歇区,已是律师开完庭必去的地方,无论是胜诉还是败诉,都会站在这里,遥望窗外美景,舒缓情绪。一些律师从外地出差回来,都要在这里放上各地特色食品和大家分享。这个最不赚钱的茶歇区成为律师情感交流地方。她每月都要精心挑选蛋糕和点心,举办庆生活动,让当月生日的律师们一起当回寿星,接受同事们的祝福,共同欢度美好的瞬间。当年青涩的小女生,以自己的热情细致的服务,赢得“大姐姐”的尊称,许多年轻人无论是工作还是家事都要向她倾诉,她已成为光大律所沁人温度之源。


光大律所的同盟军

2001年,事务所曾历经一次裂变,一个探索的失败。我曾设想改变律师传统的提成制,探索现代化管理的薪酬制。没有料到两种理念、两种方式发生激烈的冲撞,导致事务所震荡。主任和执行主任为各自理想相继离开,原本三十多人的事务所一下子减员一半。就在此时,年轻的吴海律师主动申请加盟,他不仅长得很帅,还是政法大学学生辩论队成员。他兴趣广泛,想法活跃,很快赢得年轻律师的喜欢。


我正在办理一起非常有影响的出家人的诈骗案,和他一起讨论佛教界的事。他居然也懂,向我介绍一些佛教知识,推荐诸如《心经讲义》等佛学书籍。我是活学活用,在法庭上从佛教传承,讲到被告人出家过程、寺庙经历,认为被告人还算是佛教传人,只是在民间场所传教说法,属于在非宗教场所从事宗教活动的行为。法官接受我的意见,按照在非宗教场所从事宗教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定罪量刑。


原以为我们有二十多年的代沟难以沟通,但是他宽阔的知识面,发散性思维方式,以及对时政认知比较老到,让我得益匪浅,与其成为知己。


2005年,组织党员开启光大律所红色之旅,第一站上井冈山,他立即组织年轻律师一起参加,一同向烈士敬献花篮,还在下榻的宾馆召开年轻律师座谈会,请我讲解井冈山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意义。以后又去遵义,到延安。我原本拟发展他入党,恰在此时,民革虹口区主委,同为律师的老朋友恳请我推荐优秀律师加入民革。他就此进入民革,很快成为最活跃的年轻党员之一,参与民革市委社法中心工作。他还在事务所陆续发展七名民革党员。不久又被推荐为区政协委员。他当选政协委员后,利用律师工作便利,收集社情民意,每年都会提交提案和社情民意,有的提案被政协评选为优秀提案,为民革的参政议政做出贡献。2017年他当选民革市委委员,2021年当选区委副主委。他不仅是我的伙伴,还是我们的同盟军。


光大律所的北方女子

一位司法界的老朋友推荐一位北方姑娘吴燕华,因在吉林大学攻读刑法学硕士时与上海同学恋爱结婚,为了与丈夫团聚,辞去公职南下上海。当我见到她时不由得扑哧一笑,哪里是什么北方女子,酷似刚进大学的小巧玲珑南方小女生。既然有刑法硕士学位就留下办理刑事案件。她的辩护词写得很出彩,法理依据充分,彰显出扎实法学理论和解读法律条款的能力。可是在刑事法庭上轻声细语,缺少刑事律师的霸气,更掌控不住惊心动魄的辩护场面。我认为,小女生不太合适当刑事辩护律师,建议她改做民事案件,重点向房地产专业发展,遂将她调到房产法律部,跟着房产律师处理房产纠纷,服务房产企业。她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很快上手代理房产纠纷案件。她曾代理一家外资企业自建商务大厦的数千万元装修工程纠纷,与沪上著名的工程专业大律师对薄公堂。她以扎实的证据,充分的说理,居然打赢了这场诉讼,从而赢得外商的信任,并被聘请为企业法律顾问,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她也由此转行全身心投入房产法律专业,兢兢业业为房产商服务,参与了许多重大房产纠纷的处理。她已成为事务所房产纠纷的活字典,许多律师在遇到房产纠纷时都会向她请教,她都会给出自己的意见和方案。在处理一家房产企业在外地建造商铺,因采取预售包租方式销售,从而引发群体纠纷的法律案件时,她要面对上百名上访者,应对上百起诉讼案件,还掺杂刑事案件。她都能临危不惧从容应对,与当地法院一起成功分解这起群访事件。


她结合自己二十多年处理各类房地产纠纷的经验,与其他律师合作,主编《经营性物业管理的法律原理与实务》法律专著,真正为自己成功贴上房产专业律师的标签。


光大律所的刑事辩护团队

刑事辩护是我律师业务中的最爱,一家律师事务所不能在刑事辩护上有所作为,一定是个缺陷。


也许是我的偏爱,曾规定光大律所只办理经济领域的刑事案件,不做普通的刑事案件。虽然办理过一些重大的职务犯罪案件和信用诈骗案件,因受此局限,光大律所的刑事辩护专业一直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也成为我的一大遗憾。


2015年,我欣慰地引入由陈友乐、朱杰、王英组成的一支刑事辩护团队。他们加盟后的几年里,从原先的3名律师,在团队负责人的引领下,迅速发展成一支由十多名律师组成的刑事辩护团队,每年承接数十起经济类型的刑事案件,有上市公司股东操纵股价案,重大信息泄露案,以及职务侵占、虚开发票等案件,弥补光大律所刑事辩护的缺陷,最近又承办了社会上关注的医生杀害护士的案件。由此再次打响光大律所名号下最亮眼的刑事辩护专业名声。


我的关门弟子

2008年,华政的一位老师向我推荐一位1985年出生的经济法硕士生刘毅,要我收为学生。


我曾收过不少学生,有的留下,有的离开,有的到海外发展,也有的自己办所创业,都发展得不错。再说我已年过半百准备收官,不再收徒弟。可当他站在我面前,一个和我儿子差不多的个子,圆圆脸宽宽脑门,还配着一双机灵的小眼睛,洋溢着年少有志的光彩,属于我喜欢的那种在憨厚中透露机灵、可塑性很强的小伙子。同事们都说我招人时偏好相术,一眼看上的就留下,不入眼的立马走人。


他先留下当助理并没有忝列弟子,还有待观察。嗣后,我带他走访顾问单位,一起办案。没有想到小伙子还是个有心的人。每次从顾问单位回来,都会给我一个工作小结,办案前都会编写一份证据目录和法律检索以及自己的意见,根据我的辩护思路,很快整理出一套完整的辩护材料。他的助理工作做得精准到位,让我省出很多时间,干点其他的活。我心中思忖,这是个好苗子,可以压担子了。我带他出庭,让他担任第一辩护人,我做候补。不到三年时间,验证他刻苦努力,有长足进步,从一名研究生蝶变为执业律师。我决定让他单飞,独立办案。也在这一刻,我官宣,正式收他为关门弟子。


不久,我承接云南首富遗产继承案件。被继承人携子在国外因飞机失事双双身亡,国内留下上百亿遗产,由妻子和其父亲继承。原本翁媳关系还不错,可是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对遗产价值,继承份额存在巨大争议,挑动父亲起诉儿媳,要求依法分割百亿元的四分之一遗产。机缘巧合,我成为被继承人妻子的代理律师。我带他一起办理这起社会关注的重大案件。经过与当事人反复交流,达成共识——遗产有价,亲情无价,定下力争和解的策略。我和他做了明确分工,他负责梳理遗产,我负责与继承人协商。经过一年多时间,他深入企业调查核实,确定遗产范围,再组织评估师和会计师审计评估,确认遗产实际总量;再通过国外事故处理部门认定父子两人死亡顺序,从而确定遗产范围和继承份额。在法庭上,双方各持一词,争锋相对。由于我们的证据充分,占据一定优势。各路记者纷纷要求采访都被我们拒绝。庭下,我继续周旋在继承人及他们的律师之间,让当事人也非常主动地拉近与公婆的关系。被继承人的父亲是位历经解放战争考验的南下老干部,与我父亲有相同的经历,我也当过兵,我们的话题从历史到现实产生许多共鸣,彼此建立信任。他年逾九旬,却是少有的思维敏捷、心胸豁达的老人家,还能保持着敢于担当的军人品格。在第一次开庭后,他最终排除杂音,确认资产报告,接受继承方案,撤销诉讼,签订和解协议。正是我俩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成功化解这起利益巨大的纠纷,延续了那段人间亲情。


2019年,事务所虽取得破产管理人二级资格,但因原先承办律师撤离,留下一地鸡毛,遭法院诟病。我把他找来,请他接手破产业务。当时,他刚完成《股东权利保护研究》的专著,二话没说转向破产业务的研究。在疫情的三年里,他倾情投入,整合资源,重建破产团队,配合破产法院,实现债权人利益最大化,重新赢得法院的信任。他办理的多起破产案件被法院收录入经典案例。2022年,法院从上百家破产管理人中遴选十五家为一级破产管理人,光大律所也由此从二级荣升到一级破产管理人资格。破产业务成为支撑光大律所又一个全新的法律专业。



在芸芸众生中,我不过是跨过河界的无名小卒,因恰如其分抓住机遇,千里有缘相逢好伙伴,才打下一方小营盘。我是时代幸运者,要谢天谢地谢大家。


再精彩的历史也要翻篇,我不会再有意气奋发的三十年,将要与律师生涯话别,但是光大律所那一缕阳光,依然在我的心中燃烧,依旧会照亮我未来的路。我已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场景,创作律师探案小说,塑造律师新形象,继续与光大律所一起踏上新的征程。


640.jpg

万妍伶律师为光大成立30年创作的油画

《浩瀚星光,无界为大》


2025 ©上海市光大律师事务所 | 免责条款 | 律谷科技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