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

扫码分享

EN
 

6401.jpg

本文摘自光大律师事务所30周年纪念文集《三十而砺 含弘光大》,作者杨培君。



上海市光大律师事务所成立三十周年了。


三十年意味着什么?


树苗长成大树;荒山变成良田;幼儿成为青年。鬼斧神功,天地造化。我几乎与光大所一起经历了这个发展过程,与光大律师一样,深刻感受着三十年的艰辛和满满收获的喜悦。


九十年代,类似光大律师事务所,只有四五名律师,创收不足百万的小型事务所,遍地开花,有成百上千家,推动律师业的发展。三十年后,能像光大律师事务所坚持自立自强发展起来,律师过百,创收过亿的专业型律师事务所已为数不多,可以说硕果仅存,如方达、国浩、建纬等几家。


我曾经是名法治记者,寻访过无数家律师事务所,采访过不少知名大律师,也参加过好多家的周年庆活动。可今天再次走进光大律师事务所市中心办公室的茶歇室,环顾四周,既有现代化大厦,也有历史建筑群落,回望过去,感慨万千。虽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依然心潮澎拜。往事如朵朵浮云,不时闪现在我的眼前。



初识创立者祝小东

我知道祝小东这个名字是缘于八十年代末,对著名大律师、原上海第六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国飞的一次采访。在那次采访中,他向我谈及了律师如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争取当事人利益最大化的问题。他特别谈到,所里来了一位曾是检察官的祝小东律师,拒绝昔日同僚要求提供其当事人某些私密材料的故事。他断言坚守律师操守,维护当事人利益,此人定会成为优秀律师。


这让我想起在江苏某地采访时,当地律师告诉我的一件事,某位律师在一次庭辩时竟然说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词语,从而引发同行们的反感,损害律师的声誉。由此,我对这位祝小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极想见一见他。然而,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之后,他忙于出差、办案,我忙于采访、写稿,长期一直未能相见,但是双方都知道了对方的存在。所以我与祝小东的交往是始于神交,继而深交,终成知交。


记不清楚是1992年或是1993年,知名大律师郑传本领衔代理一起有数名被告人的重大刑事案件,上海的几家媒体纷纷赶往审理此案的浙江嘉兴中院参加庭审并进行采访。我也在其中。当法官宣读众多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名单时,我心中一震,其中一名被告人的辩护律师竟然是祝小东。想不到今天竟在这种场合下见到了他。这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待到一天的庭审结束后,我走到了他的面前自报家门。他也感到很吃惊,想不到我们的初次见面竟然在这种场合之下,真有点戏剧性。容不得我们多聊了。交换名片后,他匆匆忙忙赶到杭州,我也要返沪。两人就此分手,相约回沪再见。谁知这一别,等再次相遇,已是两年后,他创立的光大律师事务所已开张营业。


九十年初,邓公南巡讲话之后,中国大地上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热潮。上海律师业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许多律师纷纷创立自己的新所,大律师李国机,郑传本等以个人名义的律师事务所相继成立,沪上知名的白玉兰律师事务所先后十多名律师开办自己的事务所。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共有14家新成立的律所主任皆脱胎于该所。有人戏言,以市花命名的白玉兰所成为培育律所主任的“摇篮”。虽是戏言,却非虚语。祝小东也是其中一位。


1995年夏天,祝小东约我去事务所办公地沪办大厦与他一唔。自此我走近光大所,走近祝小东,得以近距离的观察。



坦然面对裂变震荡

光大律师经过五六年的努力,到2001年已有20名律师,创收也近千万元。办公环境也大有改善,已摆脱初创时那种“家庭作坊”式运作,很有点“腔调”了。况且,传统的刑事辩护业务不断加强,甚至有人从千里迢迢的新疆上门求助;新打造房地产专业律师服务经过不断耕耘,也在市场赢得了一席之地。事务所的发展前景一片看好。俗话说,福兮祸所倚,福兮祸所伏。突如其来的一场裂变深深震荡着事务所,更深深震撼着祝小东。光大所应向何处去?祝小东该怎么办?


原来为了促进上海律师业的发展,市律协组织年轻律师到海外进修。光大律师的两位年轻学子学成归来之后,不仅带来许多国外先进理念,还有国外律师事务所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提出改变事务所原有管理方式的设想。祝小东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仿照国外企业化管理的薪酬制改变传统的提成制的改制方案试用一年。同时任命这位改革的主导者年轻律师为事务所执行主任,负责改制工作。不料,试行改制不到半年,许多提成律师,一些创收大户纷纷申请离所。改革触动他们的奶酪。由此两种理念发生激烈碰撞,摆上台面,短兵相接。事务所营收下降,人心浮动,一时陷入危机之中。祝小东尽管做了大量协调工作,但双方各不相让。为了化解眼下的危机,他不得已决定停止了改制,恢复原状。然而为时已晚,既没留住提成律师,也没留住提倡改制的年轻律师。事务所一下子走了一半人,面临满目疮痍的举步维艰的局面。


司法局领导和知道光大所情况的人们都在为祝小东担心的时候,我接到了他的电话,邀我去他住处一起喝茶聊天。我如约前往。祝小东一如既往的大大咧咧且谈锋甚健,丝毫看不出任何沮丧和焦虑的神情。聊天几乎进行了一整天。他丝毫未提到事务所的情况,我也未主动提及。等到临分手时我实在憋不住了,就问他,对事务所的今后有何打算?


祝小东坦言道,大不了从头再来吧!想当初建所伊始,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年创收10万元,事务所营收百万元,结果都达到了。律师工作首先是个职业,要养家糊口,多创收多提成赚钱无可厚非。但律师工作还应该成为一个事业,能促进行业的发展,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操作模式应该有人去探索的。这次改制虽然失败,但对事务所发展一定是有价值,我并不后悔。今后可能还会去尝试。找准目标,渐行渐近。不畏艰辛,去做必成。我由衷对祝小东不禁肃然起敬。这是一条汉子。能走出自己的路。


他很快扫除了裂变震荡后的阴霾,使事务所迅速走入正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起来。梳理事务所内部架构、巩固既有业务数量、开拓新的发展领域、招聘年轻律师入职……在人生的道路上进取,祝小东走得很坦荡。进取无尽头,他有很多幻想,很多蓝图。


世上有数不清的路,有走不完的路。都可能是成功之路。有时候,崎岖泥泞的小路可以达到光辉的顶点;有时候,平坦舒缓的大路,也可能遇到颠覆。目光短浅的人,认不清方向,受不得挫折、坦途可以成为畏途;目光远大,坚定不移的人、一条道走到黑、险途也可以变成通途。这也许是祝小东的体会,祝小东的实践。


如今光大所踌躇满怀,早已不复当日吴下阿蒙的模样,与和它相近时间成立规模相当事务所相比,它无疑是成功的,而且是独具一格的。


有人认为,光大所出身“草莽”,既无有显赫的光环,也无有深厚的背景,更无有广泛的社会关系,甚至连一个知名律师也没有,怎么会达到今天的高度?



不把别人走过的路当作地图,适应市场确立专业,奠定发展基础。

早在1995年光大所成立伊始,中国房地产业全方位开启改革,催生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祝小东就敏锐看准了房地产市场法律服务有着广阔的发展天地,确定了房产专业法律服务的方向。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对内,调整人员配备,集中精兵强将组建房地产部潜心研究房产法律;对外,举办本市第一个“房地产法律研讨会”、邀请房地产业和法律界的相关专家、领导、学者、以及房地产开发商,共聚一堂、各抒己见,就房地产市场法律服务前瞻性、前沿性的问题发表真知灼见,提出相应对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实际效应。我应邀每年参加“房地产法律研讨会”连续办了八届。此举使得光大所扩大了影响、提升了知名度、打出了品牌、赢得了客户,一跃成为沪上小有名气的房地产法律专业服务机构,在房地产有了一席之地。


行文至此,笔者想起了一件事。2000年底,一位律师朋友请我帮忙介绍一位懂房地产法律业务的律师。原因是顾问单位碰到这方面纠纷,急需要其出具法律意见以便应对,而其全然不懂,故要当面讨教,不耻下问。此人坦言:“在同行面前不懂不丢人,在顾问单位面前不懂则要丢饭碗。”相对于此时进入这块领域的同行,光大所无疑占据了先机。几年来的运作,房地产法律服务已成为事务所品牌,主要创收源之一,且越做越好、越做越强。祝小东则利用一切机会去实现他的做大做强房地产法律服务的计划。


在时间的大钟上,只有二个字——现在。


2007年起,国家规范国有土地交易行为,实行国有土地实行“招拍挂”制度,使得光大所赖以生存的合作开发纠纷案件大幅度迅速下降,法律服务面临转向,拓展新领域。该向何处转向?祝小东把目光投向了商业地产法律服务方面。


他抓住新加坡客户新建大型商场招商遭遇僵局的主要原因是外国人的法律文本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实际,中国租客也看不懂新加坡的商铺租赁合同范本。于是就与新加坡律师共同研究,结合国内法律规定和商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份新加坡业主及国内租客都能接受的《商业租赁合同》《物业管理公约》等格式文本。招商僵局很快得以化解。令人意外的是,这份中外律师共同研究制定的商场租赁合同文本,竟然成为全国第一个经营性物业管理的格式化合同,很快在各大新建商场流传,广为使用。由此,光大律师房产专业转入商业地产的法律服务领域。一个事务所有了自己的主营业务,就有了稳固的发展基础。


2017年,光大所根据市场变化,涉足全新的破产法律专业,几年间打造出一支优秀的破产法律服务团队。承办的案件荣登上海破产法院收录的“十大典型案例”、“十大优秀履职案例”、以及上海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十大实物典型案例”等。2022年,光大所由二级破产管理人晋升为一级管理人,成为全市十五家一级企业破产管理人中唯一家中小型律师事务所。2024年光大所又在香港投资注册光大分所,与境外专业机构合作,开展跨境破产清算业务,为债权人提供更有效的法律服务。有力推动事务所发展的新专业。



发展靠人才,事务所的核心是留住人才。

机会是飞翔的翅膀,有了它可以腾飞。但飞行多远,最终还是取决于力量。这个力量就是其本身的体能和才华。我曾和祝小东讨论过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讲,任何竞争都是人的竞争。事务所的竞争更是律师的争夺。俗话说,律师都是人精,进一步成为社会精英,退一步可能什么都不是。我曾多次参加过光大所年会,和大多数事务所一样每年都有一批新人入职,也有人离开。光大所的骨干力量依旧,合伙人在发展。如今,光大所的徐军、陈友乐、吴海、刘毅、高志磊、吴燕华等一批中生代合伙人,以及所带领的律师团队都已取得不菲的业绩。有的团队创收达到数千万,足以独立建所,但依然坚守在光大所。在光大的二十多位合伙人中,大都是在光大所开启律师执业生涯,一干就是一二十年,是土生土长弟子兵,也是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光大所。祝小东说过,律师中不缺人才,关键是留住人才。事务所要想留住人,就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是师傅带徒弟以知恩图报传统思维维系人才,而是以海派文化为底蕴,营造一个平等相待,尊重个性,自由发挥的空间,形成一个团结互助,彼此信任的和谐的环境。那么出彩的就不是一个二个典型,而是一群骄子。即便再走掉一两个甚至某几个,光大所依然精彩。我回想着年会舞台上年轻律师们热情奔放的歌唱表演。他们在这个舞台尽情展示发挥着自己的才华。人生是不拉幕布的舞台,舞台是艺术化的人生。一颗健康的种子,撒落在充满阳光和春风的土地上,自然就会很好的生长、发芽、结果……


就是这样一支业务精湛、素质过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的沉浸在海派文化的律师队伍,成就光大所的发展、相信他们再遇到任何风浪,依旧鼎立前行。



坚持自强自立,维护光大律师的品牌

2008年光大所经过十几年的历练,积累了一定的客户,有了相当一些资产,也跻身全市一二千家律师事务所的前五十强之列,已成为小有名气的中型律师事务所。入驻在一栋小洋楼里办公,还有自己的食堂、有吃有喝自得其乐、小日子过得优哉游哉,笼罩在小富即安的氛围中。


恰逢此时,司法局明确合作制律师事务所改制为合伙制事务所,鼓励律师抓住改制机遇做强做大事务所。在沪上律师行业掀起一个兼并重组的浪潮,形成事务所发展的最佳机遇期。当时全市二千多家律师事务所,大多都是与光大律师事务所旗鼓相当,成立十几年,有二三十名律师、二三千万元的创收,有的还更小。事务所虽有一定的业绩,但规模都不大,鲜有长足发展。要适应市场发展想大干一场,又势单力薄,长此以往难以为继;大多数事务所的主任都在思考如何改变现状,如何做大做强。当然也包括祝小东在内,要抓住机遇,开疆拓土,蓄势待发。


当时的强强联合的形式基本有如下几种:


一、几家事务所弃用各自所名、组建一家新命名的事务所。主任甚至可以由双方认可的社会知名人担任。


二、两家事务所不弃用各自所名,将原来所名叠加成为新所名、组建一家事务所。


三、一家所并入另一家大所,原所注销。


在兼并浪潮冲击下,许多律师事务所纷纷寻找合作伙伴,共图发展。也由此成功诞生几家类似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的超大型律师事务所,当然也有夭折失败的案例。祝小东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遇。他不仅接到递上门的橄榄枝,更需要走出去,寻觅合作共赢的机会。


曾有位区司法局领导建议将区属小型事务所进行合并重组,打造一家大型的事务所。祝小东一听到消息认为根据本区经济发展趋势,组建一家区域性大所势在必行。便主动联系,还主持过研讨会。他向与会的主任们提出创建新所的构想,根据本区所属的事务所都是小而专的特点,大胆提出一个新所的构架,共同出资建设一个高端的律师接待中心。主要功能是服务重点客户,树立事务所的服务品牌;另外一个功能就是聚集各主任的经验和智慧,研究法律市场,探索发展途径开拓案源;再根据案件专业特点,把案件分配到各律师团队具体负责办理。参加合作的事务所改成各法律专业团队,还是坚守原地办公。成立一个类似联邦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可大多数人不能接受,还是认为既然合并重组就要应该集中办公,租用高档的办公楼宇,形成人多势众的优势,产生强大的规模效益。几经磋商,众人还是不能认同这个全新的理念,当然也包括发起的领导者。祝小东断然决定退出重组。我看到的,我经历的,一些事务所的合并重组后貌似强大,由于没能传承历史基因,更没能树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和发展理念,不能志同道合,最后不是分崩离析,就是原创始合伙人被清出事务所。大浪淘沙是历史的必然,总是有成功,也会有失败的。世上有千万条路,一双脚只能走一条路。


祝小东放弃兼并重组的发展道路,决心依靠自身力量走向自信自强发展道路。他借改制之机,深度挖潜,调整内部结构;设立入选合伙人条件、分配不同合伙份额;健全民主集中制议事规则……光大所改为合伙制后,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律师的积极性,律师创收每年都有大幅度增加, 2019年后再次修改原来的合伙章程,增加注册资金、调整合伙份额,晋升更多律师入伙。2020年光大所已拥有近百名执业律师,年创收过亿元,跻身百人亿元律所之行列。三十年过去,与之同期设立的事务所,有的已偃旗息鼓,甚至销声匿迹,光大律师的名号还依然在江湖上响当当地流传。


自强来自人生目标的激发,自信偏重于收获中提取。自强不能没有自信,否则,它是一股空洞的豪气;自信也不能脱离自强,否则,因丧失人生目标的导引,可能成为一个机巧百变的小人。祝小东持自强与自信以砥以砺,引领光大所走到了今天,这让他的人生变得越来越有意义。


有人说,没有祝小东就没有光大所。话虽说得绝对,却道出了实情。而祝小东自己说,光大所能有今天的辉煌,不是我有多大本事,而是我撞上改革大好时光,遇上一群年轻的好伙伴,可谓“三生有幸”。


该如何形容祝小东呢?我的评价是“平凡如泥土,普通似小草”。


但是,泥土是可贵的,可以长出粮食、棉花、蔬菜、药材、水果和千千万万植物,可以带来丰收的喜悦。


同样,小草也是可贵的。小草意味着生命力,小草铺出葱绿的大地,小草可以呼唤出春光一片。


泥土和小草的价值不容忽视。


其实,站在我们面前的祝小东,更有他不寻常的东西——闪光的思想、闪光的实绩,闪光的奉献。


同样,屹立在我们面前的光大所,宛如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在上海律师业发展的道路上留下自身深深的刻痕。


(作者为资深法治记者,原《上海法苑》、《上海律师》责任编辑)

2024 ©上海市光大律师事务所 | 免责条款 | 律谷科技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