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

扫码分享

EN
 

640 (2).png

——时值光大律师事务所成立30周年,纪念文集《三十而砺 含弘光大》即将问世。本文摘自该书上篇“光大律师浮想联翩”,作者徐军律师。


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应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纸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张爱玲


徐军读《金锁记》的时候大概20岁,当时徐军也认为三十年前的月亮应是暗淡发黄的。三十年过去了,果然被书里说中,在徐军的记忆里,当年的月亮依然明亮。


徐军不是老年人,三十年后的光大也依然生机勃勃,但毕竟三十年过去了,在如此漫长的时间河流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感谢本书编委会给予光大的律师们这样一个机会,让大家能够在一个个忙碌的日子里抽出碎片时间来回忆,那些与光大有关的日子。本文源自徐军对其光大执业生涯的回忆。


一、入职光大


徐军的光大人生是从一列绿皮火车开始的。


在徐军年幼时,往返于上海老北站和哈尔滨三棵树火车站之间的绿皮火车,一趟又一趟地将徐军从这个城市挪到另一个城市。1995年7月13日徐军生日这一天,这列火车再次驶入了上海,之后徐军再未乘坐过这列火车,因为徐军一家人已经从黑龙江回到了家乡上海。


人生际遇,如梦似幻,总是时不时地向你展示神奇的一面。就在徐军这次回到上海的第二天1995年7月14日,徐军的一位上海亲戚在当天的《新民晚报》上看到了一家律师事务所的招聘广告,徐军得知后前往这家律所面试,先后去了两次,最终被这家律所录用,这家律所就是徐军目前所在的上海市光大律师事务所,那一年徐军24岁。


二、和光大一起成长


光大注册于1994年12月17日,1995年8月7日这一天,徐军和另外一位年轻人韦烨同时入职光大,两个人是光大第一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律师助理,彼时光大尚处于初创期,因此徐军经历了光大的开始。


01 梦开始的地方

光大的创始人有三位律师,祝小东律师(事务所主任)、陈荐律师、王抗美律师。徐军的第一任带教老师是陈荐律师,韦烨的带教老师是祝小东律师,王抗美律师后来也成为徐军的带教老师。彼时,光大除了三位创始人律师外,还有三位律师(陆始明律师、王建华律师、姚建平律师)、两位法律工作人员(施家杰、倪卫东)、三位行政人员(杨国英、周玉珠、方老师)。接下来的一两年内,另外两位年轻人:从公安战线离职的杨小军和华东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徐劲科也先后加盟光大成为律师助理。初创时期,光大上下对未来充满期待。


作为一家注册于上海市虹口区的律师事务所,在徐军入职时,光大的办公地点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大柏树”地区中山北一路1250号的“沪办大厦”(2号楼2007室)。28年后的2023年春节前夕,三年新冠疫情结束后国家恢复开放港澳地区旅游,徐军去上海市虹口区出入境中心办理港澳通行证签注手续,虹口区出入境中心的隔壁就是当年的“沪办大厦”。徐军几乎认不出这座大楼了,当年在徐军记忆中高高大大的办公楼似乎变小变矮了,28年来它的周边早已建起更高更大的楼宇,大门口也新建了高架桥,徐军看了半天,才分辨出当年那条寒来暑往日复一日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的道路。



640 (4).jpg

沪办大厦


 “沪办大厦”是光大的第二个办公地(1995年-1997年),多年后徐军将“沪办大厦”笑称为光大“二期办公室”。光大第一个办公室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康定路2号的“康定花园”。三十年来,光大一共搬过六次家。“沪办大厦”之后相继搬到了虹口区四平路105号的“虹临公寓”207室(1997年-1998年)和四川北路525号的“宇航大厦”1507室(1998年-2002年),当年“宇航大厦”办公室可以一览陆家嘴江景,现在大楼朝黄浦江一侧已经盖起了很多高层建筑,不知道原来的江景视野是不是受到了影响。四川北路隔壁是乍浦路,乍浦路可是当年上海滩知名的两条美食街“乍浦路美食街”和“黄河路美食街”之一,是曾经灯红酒绿、宴请宾客的好去处,徐军也不例外,也曾在那里喝醉了很多次。“五期办公室”是位于静安区巨鹿路687弄一幢独门独院的“邻栖别墅”,光大在这座历史悠久的老别墅里一呆就是10年(2003年-2013年),老别墅外墙上爬满了厚厚的绿植,充满文艺气息。上海市作家协会在几步远的另一幢老别墅里,徐军少年时期就喜欢看的《收获》期刊杂志社也在那幢别墅里办公。“六期办公室”是位于静安区镇宁路9号的“九尊大厦”5层(2013年-2019年)。目前位于被称为“梧桐区”的徐汇区长乐路989号办公楼——“世纪商贸广场”16&18楼是光大的“七期办公室”(2019年至今)。



640 (1)1111.png

邻栖别墅


时值1995年的上海,徐军印象中最深的是位于市中心的内环高架和南北高架已先后建成通车,在当时高层建筑还不多的城市上空,显得庞大而突兀。


在飞速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同时,打开国门拥抱世界的各项科技产品也登陆华夏大地。记得当时有些单位已经开始购买和使用台式电脑(最早叫微机,只有好点的学校里才有),尽管当年计算机DOS系统的笨拙程度和今天的电脑有着天差地别,但已能够通过简单的WPS软件来处理办公文件。光大早在1995年即成为律师行业内率先使用台式电脑的律师事务所之一,当时的台式电脑价格不菲,并且很多人还不会使用,徐军自己在外报班学习了计算机应用课程。


记得有一次光大在接受境外媒体采访时,外国记者似乎惊讶于中国的律师事务所已经能够使用电脑办公,连接国际网络,他们还特意拍了一张徐军在使用电脑的照片。


当年作为学生的徐军,除了跟着带教老师办案外,也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律师专业知识,因为很多律师实务是学校书本上学不到的,尤其是当时徐军已经接触的商品房开发法律实务。当时没有一个人能想到,房地产会在接下来的十几、二十几年里成为所有国人一起参与,为之欢呼为之苦痛为之痴狂的梦幻盛宴。


1997年,徐军为光大设计了事务所LOGO。LOGO的形状取自“光大”汉语拼音GuangDa首个字母GD的变体,色系由黑红两色组成,黑色象征着法律工作的沉着冷静,红色象征律师的热情勇敢。20多年后,光大搬家至“世纪商贸广场”,在重新定位律所视觉系统时,徐军将LOGO中的黑色调整为深灰色,看上去更具有时代感。


02 成为徐军律师


90年代后期的中国律师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当年被称为“天下第一考”的律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很低(最早是两年一考),因此律师同行并不是很多。1996年10月28日,在考取律师资格一年之后,徐军取得了上海市司法局颁发的《律师执业证》,正式成为一名律师。


当时社会各界的法律意识不及现在,社会上对律师的需求还不多,能有案件找到你,是件非常激动的事情,尤其是对于一个年轻律师来讲。多年以后,徐军回忆当时的情景,对每一起承办的案件都是“如获至宝”,都当作精品案件来办。因为对案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足够多,案件办理效果自然也还可以。


三十年弹指一挥,但过往值得回忆的案件,却一件件一篇篇浮上心头,篇幅所限,不能一一提及。首先应该回想到的,还是徐军刚做律师时期的一些小案件,一些小事。今天回忆这些很早以前的事情,不仅仅是不忘光大来时的路,也能帮助回忆光大的“律师观”是如何形成的,即律师是什么,应该如何做律师。


记得有一次为了完成带教老师交办的任务,查找一起民事案件中的一个重要证据,是一张多年之前的火车承运货物货单(只知道货单的大概时间、大概的货名),徐军骑着自行车先后七次前往上海西站去取证。面对陌生的车站工作人员和很少的证据线索,徐军厚着脸皮一次次向上海西站各个部门恳求,最后终于在车站仓库里的麻袋中翻到了那张至关重要的货单(当时还没有电脑联网条件,全靠手工和人力)。之所以印象深刻,除了完成了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取证任务,还因为不擅人情世故的徐军甚至都没给那位连续几天帮他一起翻找货单的工作人员买上一包烟,对此徐军一直深为内疚。


三十年后再回忆起这件往事,徐军感受颇深。这件事,包括徐军这个人,只不过是当时那个时代的缩影、律师行业的缩影。或许因为当时社会上律师比较少的缘故?或许是律师的诚恳和执着让人信服。总之,当时的社会各界比较尊重律师工作者,因此愿意配合你的调查取证工作。


另外,当时的生活节奏、工作节奏都比较慢,就像有句诗词一样:“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个陌生人,有时间去帮助他人做自己的“份外之事”。一个律师,也有足够多的时间去把每一个案件做细,一个足够认真足够细致的律师不会差到哪里。


03 成为房地产律师事务所


多年以后,徐军笑称当年的光大是为中国房地产法制建设而生的。


此话的由头是,注册于1994年12月17日的光大是在1995年1月开始对外营业的,而1995年1月1日我国诞生并实施了一部重要的房地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这部法律的推出象征着中国从此走上了房地产法制化的道路。


在90年代末,以商品住宅为代表的房地产开发开始成为热点,光大选择了这一业务方向,定位开发商法律服务,尤其是外资房地产商的法律服务需求。光大是上海滩最早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法律服务的事务所之一。光大自1995年起创办光大房地产法律研讨会,每年一届并连续成功举办八届,成为当时房地产法律行业有影响的会议之一。光大在1999年会议上准确预判并提出“房地产春天来了”,也因此影响了一批企业家成功投身到房地产企业行列中。


回过头来看,光大成立初期的业务方向选择还是比较偶然的,但是这个选择在当时的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这也是光大比较幸运的地方。光大的另外一个幸运之处,是有机会和优秀房地产开发企业共同成长。从1997年开始,光大陆续开始为一批国际化的外资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其中包括了新加坡系的知名房地产企业。这些外资企业从刚刚踏入国门时候的较小规模,一直到目前发展成为国内的房企巨头,光大始终一路相伴,光大的房地产业务也和客户共同成长和进步,真的要感谢这些优秀的客户。


这里可以简单举例两个光大提供法律服务的房地产项目,一个是住宅地产,一个是商业地产。


住宅项目


1997年光大开始为某新加坡跨国房企在上海的第一个住宅项目“上海新家坡YJ苑”楼盘提供法律顾问服务,该楼盘是当时国内首批采取商品房期房预售的楼盘。在此之前,内地的商品住宅还不多,老百姓也没经历过期房预售,更没有听到过买房送花园、送会所、游泳池、健身房等等现今耳熟能详的各种概念,因此尽管当时购房人面对的是一张张楼书和沙盘模型,但楼盘预售却异常火爆,真可谓一房难求。不巧的是,该楼盘的交房时间是1999年5月1日,正值98年东南亚经济危机尾声,当时的房地产市场房价普遍下跌20%左右,因而该楼盘项目出现了退房潮,官司一个接一个爆发。购房人要求退房的理由包罗万象:规划变更、小区平面布局变更、房屋的层高净高不符、建筑楼层和名义楼层编号不同、绿化不足、广告宣传不符,楼书里写的参天大树没看到…等等,每一项都是对媒体视觉的冲击和对司法制度的挑战,因为当时这些概念太新了,以往的司法实践中也没遇到。


光大作为开发商的诉讼案件代理人,就该批案件凸显出来的种种新现象,以及背后所面临的房地产法律法规缺失问题,向法院提出较新的代理思路,引起了法院系统的高度重视。其中对于购房人提出的因开发商实际交付的楼层(建筑楼层)与购房合同约定楼层(名义楼层)不符而要求退房,事情的背后系因海外华人有不喜13、14数字的风俗习惯所致,因而该楼盘的电梯楼层(名义楼层)未设13层、14层,出现了所谓的“跳层”。就该问题,光大的代理意见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重视,并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之后发布的《关于民事案件几点具体意见(讨论稿)》中特别就商品房名义层和跳层纠纷作出规定:“凡预售商品房楼层需注明实际建筑楼层与名义楼层的区别,如无特别注明,合同所列楼层应为实际建筑楼层。”可以说,光大律师代理的这些新类型案件为当时的商品房开发法律法规的进步和完善作出了贡献。


该楼盘在三年内先后发生诉讼和仲裁案件百余起,除个别案件外,光大均以胜诉和调解结案,成为上海市早期商品房诉讼纠纷的一个缩影,光大也从该批案件代理中赢得了客户和法院系统的尊重。



640.png

徐军律师就该批案件接受《新民晚报》的采访


商业项目


光大从2003年正式进入商业地产法律服务市场,是业内最早进入商业地产法律服务领域的律师事务所之一,机缘在于某新加坡跨国房企在国内第一座地标式商业地产项目“上海LFS广场”即将开业。光大从2003年起担任该商业地产项目的法律顾问,时至2023年已达20年。当时内地的购物商场大多还停留在百货公司的形式,位于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的“上海LFS广场”所引领的“Shopping Mall”形式让人耳目一新。在商业项目筹备期,光大协助客户针对国内市场和法律法规特点,在国内商业地产租赁法律法规缺失的背景下,拟定了一套适用于商业地产项目租赁的合同示范文本,该合同范本在业内广为流传。20年以后,一个客户在和徐军讨论某个商业地产项目租赁合同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条款时,徐军笑笑说,这个条款就是我当年写的。


客观地说,当年最早一批的内地房企都是以传统住宅开发起家,后期在该批房企逐步从住宅市场转化到商业地产市场过程中,或者是因为团队经验不足,或者是对住宅和商业的差异化重视程度不够,出现了很多问题。光大因为积累了很多商业地产项目的经验,在这些方面颇有心得,其中既有成功项目的经验,也有失败项目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给到客户实实在在的帮助,因此很受客户的欢迎。可以说,一些房企顾问单位在光大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从住宅地产开发商到商业地产开发商的过渡。


04 飞扬的青春,激荡的职场

随着光大在房地产开发法律服务领域站稳脚跟,光大也逐步进入上升期,好似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期。那是一段拼搏的岁月,也是一段难忘的岁月。光大律师在诉讼战场上披荆斩棘,捷报连连;在非诉讼法律服务领域,光大律师也从不辜负客户的信任,屡有斩获。


以诉讼案件为例,光大成功代理了数起业内具有代表意义的房地产开发、销售、运营,诉讼案件,其中还包括较为少见的“一审败诉二审改判”的案件:


(1)成功代理某央企与某超市集团下属子公司之间的“土地开发权之争”诉讼案件(一审败诉,二审改判胜诉),案件焦点为“划拨土地使用权权益及处分”。


(2)成功代理某外资住宅楼盘开发商与小区业主委员会之间的维修基金纠纷案件的二审阶段(一审败诉,二审改判胜诉),案件焦点为“内外销商品房并轨后的法规衔接”。


(3)成功代理某外资住宅楼盘开发商与小区业主代表之间的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诉讼案件(一审败诉,二审改判胜诉),案件焦点为“开发商对楼盘周边高架路桥噪声的提示义务”。


(4)成功代理先后被上海市浦东新区法院、徐汇区法院、第一中级法院受理的三个不同外资住宅楼盘开发商包括“商品房名义层纠纷”、“房地产项目用地规划变更”等案由在内的群体诉讼案件,部分律师意见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所重视并体现于《关于民事案件审理的几点具体意见》。


(5)成功代理某外资住宅楼盘开发商与小区业主委员会之间的“物业管理用房”诉讼案件,案件焦点为“开发商提供物业管理用房义务的承担”。


(6)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成功代理某外资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商/出租人与商户/承租人之间的“疫情免租”案件,一审和二审法院判决认定承租人主张的“疫情”属于不可抗力之理由不成立,承租人的大部分本诉诉请被驳回,出租人的大部分反诉请求被予以支持。该案系上海地区首起以法院判决形式结案的商业地产“疫情免租”案件,对后期类似案件的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7)成功代理某外资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商/出租人与商户/承租人之间的“消防疏散通道能否减免租金”案件,一审和二审法院判决认定承租人关于承租商铺内的消防疏散通道租金予以扣除之理由不成立,承租人的大部分本诉诉请被驳回,出租人的大部分反诉请求被予以支持。该案为商业地产项目中有关合理利用消防疏散通道,如何处理消防疏散通道能否作为物业承租标的以及能否收取租金的争议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001年,光大代理的一起知名楼盘广告“她将揭去盖头”侵权纠纷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光大成为首个走入“今日说法”栏目的上海律师事务所。图片为央视播出的徐军律师庭审视频画面。

640 (3).jpg



200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采访徐军担任法律顾问的当时业内明星楼盘“世茂滨江花园”。



640 (2).jpg


2004年,徐军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邀请,参加十集电视系列片“购房合同指南”节目录制,并担任其中一集的主讲律师,参加节目录制的还有开发商代表王石先生和法律界代表江平教授。


640 (1).jpg



2002年,光大联合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光大平安购房法律服务中心”,推出系统化、制度化的“律师平安代您购房”服务项目,开创国内购房律师全程代理服务之先河,并为包括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内的国内及沪上各大媒体报道和关注。


640.jpg



与此同时,国内律师行业也未停止发展的脚步,随着律师业务的多元化,很多律所选择走上合并道路,一时之间行业内出现了众多名称为四个字的律师事务所(两所合并)。同时,律师人员流动加大也成为律师行业的一个普遍现象,被人称作铁打的律所,流水的律师。


和九十年代中期设立的一批律所一样,光大在设立初期属于合作制律师事务所,2005年光大为了激励员工在事务所内部实行了股份制改革,2008年按照律师行业管理要求变更为合伙制律师事务所。


2002年,事务所主任由祝小东律师变更为陈荐律师。一年后光大的两位创始人陈荐律师和王抗美律师先后离开光大,律所主任仍由祝小东律师担任。那一年,徐劲科和韦烨在短暂的公派出国留学后也先后离开了光大。2019年,事务所一支人数较多的业务团队离开了光大。这是光大历史上两次人员调整较大的变动,也算是光大的至暗时刻。


三、薪火相传

01 涅槃重生

徐军虽然很早即成为律所的副主任,但主要是负责律所财务管理,为律所养成了公开、公正的财务习惯,直至影响到现在。


在2019年律所发生较大人员变故后,事务所一时之间面临着外界的各种质疑。自那时起,徐军开始全面负责事务所的行政财务等日常管理。当时的光大,尽管在律师业务方面做得非常不错,但律所平台建设已经处于较落后状态,用当时徐军比较夸张的话说是“百废待兴”。在2019至2021三年里,徐军带领光大管理层脚踏实地、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一点点打造光大的硬件和软件,包括重建网站、搞宣传,立制度、统一律师对外示范文本、设计电子宣传册、书面宣传册、打造微信公众号,投入律所管理软件,统一视觉体系,从一张纸一杯水,都能看出光大的文化。徐军做事比较认真,这些平台建设工作花费了他众多的时间。经过这些实实在在、细致的工作,光大让人眼前一亮,可以不谦虚地说,今天的光大,在事务所硬件和软件建设上已经走在了行业的最前列。


2019年11月11日,光大乔迁至位于上海市“梧桐区”的徐汇区长乐路办公室(光大“七期办公室”),并在两年内先后拿下了16层和18层的部分楼面。光大人经常半开玩笑说,也许是因为这幢由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联合开发的办公楼比较注重风水,光大自迁入“世纪商贸广场”后业务发展迅速,其中2021年业务创收历史性迈上1亿元的新台阶。当时律师行业内常用“人数过百、创收过亿”作为评价一家律所业务好坏的标准,2021年底光大的注册律师人数不到70人,但创收已经过亿,律师人均创收走在行业前列。


2021年底,光大创始人之一的祝小东律师主动辞去事务所主任职务,光大合伙人会议选举徐军律师为事务所主任。


02 提炼律所文化,树立律所愿景

光大是有自身文化的,不仅是因为光大的历史比较久,同时也因为未曾和其它律所合并,使得光大的人员结构比较稳定,律所的风格和习惯得以传承。三十年来,光大在岁月的磨砺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风格和理念,也可以称之为光大文化。


一家有温度的律师事务所


事实上,有很多律师事务所都形容自己是有温度的律师事务所,而光大对此是后知后觉的,直至“外人”说得多了,光大自己人才予以重视。


就拿徐军举例来说,有不少的光大人是在光大律所开始律师执业的,进了光大后就没有离开过。对于这些人来说,因为没有其它律所的比较,因而认为律所就应该是光大这个样子的。但是对于一些从其它律所加盟到光大,甚至因某种原因从光大离开的律师来说,他们有了比较,他们会感受到不同律所之间的差异。于是,当越来越多地从其它律所加盟到光大,或离开光大加盟其它律所的“外人”在说光大是有温度的律所之后,反过来让我们光大人引起了重视,为什么有人说我们是一家有温度的律师事务所?


回想徐军进入光大的第一年1995年,徐军即参加了光大组织的团建活动,当时去的是普陀山。事务所团建对于增加员工之间的了解,增进员工之间的感情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此之后的每一年里,光大都会组织去外地团建/旅游,包括四大名山之旅的普陀山、九华山、峨眉山、五台山,红色之旅的韶山、井冈山、遵义、延安……光大还从2013年起连续七年组织境外团建(柬埔寨的吴哥窟、越南的岘港、泰国的清迈、中国的台湾、日本的冲绳、大阪、九州),三年疫情结束后,我们在2023年去了马来西亚的沙巴。


团建是三十年来对于光大文化建设有迹可循,可称为律所温度的一件事,但更多的则是由事务所日常管理中无数点点滴滴小事构成的,这些小事可能让员工感受到了集体的温馨。但也正因为是小事,很多已经记不住了,也没有必要特意去记、去说。


不过有件小事徐军还能回忆起来,记得有一年冬天上海特别的冷,徐军随口和行政主管陈茹怡说事务所里要不要买点“暖宝宝”贴给大家。这件小事之所以徐军能够记得住,是因为当时陈茹怡说你怎么这么贴心啦。哈哈,被女生说贴心还蛮少的,一直没能忘记,其实徐军当时心里想的是,我不是一直这样吗。


另外,从律师的角度来说,事务所作为律师执业的平台,是不是愿意站在律师角度来考虑问题,则对于律师而言更为重要、更为“贴心”。


徐军曾经说过律所管理的本质是服务,服务的对象首先是律师,其次是律师最在意的事物-律师的客户,只有把律师服务好了,服务舒服了,律师才会留在光大,律师的客户自然也留在了光大。


例如,客户支付的律师费到事务所账户后,承办律师能不能及时地从事务所领取到自己的业务提成,这件在光大看来天经地义的一件事情,但有些律所并不能很好地完成。徐军认为,这里面不仅是单纯的律所财务管理问题,更是一个律所文化问题,即一家律所在设计律所平台职能时,有没有站在律师角度去考虑。


在意律师在意的事情,这可能也是光大被称为一家有温度律师事务所的原因。


一家受人尊敬的律师事务所


三十年来,光大在业内的口碑和形象一直不错,无论是来自司法机关的评价还是客户的评价。但可能是因为受到光大创始律师们的影响,光大一直比较低调,之前的祝律师是这样,徐军也是这样。光大拥有着业内最好的客户伙伴,拥有业内非常优秀的案例,但很少对外宣扬,甚至远离商业化运作,乃至一些媒体人对我们提出了善意的批评。


光大人不谙高调,比较习惯于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也是海派文化的特点,少说多做,毕竟事情都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2023年徐军在参加某个律师事务所品牌活动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光大很少参加商业宣传,例如很少参加市场上知名商业奖项的评选,但好在时间也是衡量律所品牌的一个维度,作为一家有着将近三十年历史的事务所,这么长的时间,光大经受了客户和社会的考验,大家对光大品牌还是很认可的,这是让光大感到满意的地方。”我们认为律师行业作为服务行业,能不能为客户提供更专业的服务是最重要的,这使得我们更在意专业化,而怠于市场化宣传。


诚然,我们还注意到,当今整个律师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律师人数呈现爆发式增长,以至于律师行业良莠不齐。有些律师因为不够专业不够勤勉,被法官训斥、被客户鄙视。我们不要做这样的律师,光大的律师要努力成为被客户、被司法机关、乃至被全社会所尊敬的律师。


2020年,事务所管委会静下心来对自身进行了思考和总结,例如为什么会被称为一家有温度的律师事务所,我们的优点在哪里,有哪些不足。在此基础上,我们归纳了事务所的文化,并进一步确立了事务所的定位、愿景和使命。


光大文化:守正、谦和、厚重、笃行。守正:是指守住正气。正气,是立人立所之根本。做人做事,坦荡、磊落、不苟且、不钻营;谦和:是指谦让和合。谦让,是低调、不争,君子之风。和合,是和而不同,是彼此温暖相待,像个大家庭;厚重:既代表了光大沉甸甸的历史过往,深厚并略带沉重,也代表了律师职业的严谨、认真,值得客户的托付;笃行:是知行合一,是脚踏实地、努力践行。


光大定位:定位于专业强、服务精准、有自身文化的律师事务所。


光大愿景和使命:事务所致力于成为客户信赖的伙伴、员工温暖的家园,以勤勉专业回馈客户,以人文关怀回报社会,努力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律师事务所。


四、新的枝叶,新的希望

2023年10月28日,迎来了光大泰州办公室的开业典礼,这是时隔十三年后光大设立的第二家外地分所办公室,接下来的昆明办公室、郑州办公室、香港办公室也在筹备之中,但坚持笃行的光大并不会刻意去追求事务所的规模化。


在泰州办公室开业典礼时,徐军朗读了泰州名人郑板桥先生的诗作《新竹》:“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站在光大三十周年庆典的聚光灯下,展望光大的明天,光大的新办公室、光大的年轻人,就像板桥先生笔下新孕育而生的竹子,必将郁郁葱葱!必将越来越好!


(本文写于2023年12月25日)


2024 ©上海市光大律师事务所 | 免责条款 | 律谷科技出品